羊肚菌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
羊肚菌又叫羊蘑、羊肚菜,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,形状与羊肚相似,所以被称为羊肚菌。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羊肚菌有20多种,其中常见的有梯棱羊肚菌、尖顶羊肚菌、粗柄羊肚菌、黑脉羊肚菌等,每一种羊肚菌都可以食用,是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。
羊肚菌播种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,菌丝在3摄氏度到25摄氏度内均能生长,最适宜温度为15至18摄氏度,低于3摄氏度或者高于25摄氏度菌丝生长停止或者死亡。菌种的播种量为每亩200千克,播种时要均匀准确地把菌种撒在培养料上,播完菌种后就可以覆土了,覆土厚度为3—5厘米,覆土结束后即可浇水。菌丝要求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,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0%—70%。
羊肚菌菌丝的生长要避光保湿,而子实体的生长要弱光保湿,光线过强或者湿度不够都不利于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,所以必须搭建人工遮阳棚,遮阳棚分为平棚和拱棚。
平棚的建造:
平棚的棚顶平整,棚内面积大,搭建平棚需要用钻孔机钻孔,每隔3—5米钻一个孔,孔深0.5米,钻完孔后插上长为2.5米的竹竿,竹竿露出地面2米左右,插好竹竿要求整齐,尽量撗纵都在一条直线上。
为了固定住竹竿,使平棚更稳固,还要用锤子把竹竿底部的土夯实,每个竹竿的顶端都有相互垂直的小孔,用托膜线把撗纵的竹竿连接成一个整体,这样撗纵相联的棚架就形成了,接下来就是铺遮阳网了,使用遮光率为75%的遮阳网。铺遮阳网必须充分展开,操作时一定要把遮阳网拉展、拉直,用塑料扎带把遮阳网固定在托膜线上。拉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力度,用力过大容易拉坏遮阳网。
平棚的优点是成本低,空气流动性好,便于田间操作,缺点是只适应面积大,而且平坦的地块,遮光效果不够。
拱棚的建造:
拱棚又称矮棚,搭建拱棚需要门型钢管,制作方法是将一根长3米,直径8毫米的钢管,弯成顶部长1米,两侧各1米的门型,每隔2米插一个门型钢管作为拱棚的骨架。钢管需插入土层0.3米左右,确保拱架牢固。用托膜线把每个门型钢管连接起来,然后就可以铺遮阳网了,遮阳网和平棚使用的遮阳网一样,遮光率为75%。没有喷灌条件的地区,必须有充足的水源,能用水管给羊肚菌苗床浇水。
建好棚,播完种,羊肚菌菌种就要过冬了,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是观察棚内土壤的湿度,如不下雨的情况下,要每周浇水一次,整个冬季当温度在3摄氏度以上时,羊肚菌菌种的菌丝就会在土中慢慢的发育。
当第二年二月后,随着气温的回升,羊肚菌菌种的菌丝发育变快,出菇期一般在三月份,到三月后菌丝长出羊肚菌的子实体,进入到到出菇期管理。
出菇期指的是子实体萌发生长到子实体采收的整个过程,羊肚菌出菇期有以下注意事项:
1、首先是温度控制,由于春季昼夜温差大,有利于促进子实体的生长,不仅如此,早春的气温适宜,降水量多,更是为羊肚菌的子实体萌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羊肚菌子实体在10摄氏度至18摄氏度内均能生长,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摄氏度至15摄氏度,温度低于10摄氏度或者高于18摄氏度时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放缓。在平棚内生长的羊肚菌子实体由于空气流通好,出土较快。
2、在光照方面,光线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,特别是子实体的发育阶段,光线起到重要作用,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,适度的散射光是生产优质羊肚菌必不可少的条件,羊肝菌子实体有向光性,往往是朝光线方向弯曲生长。
散射光的强弱对子实体的色泽也有一定影响,光线比较强颜色就比较深,光线弱则颜色浅,出菇期将光照控制在三分阳七分阴最为适宜。
3、出菇阶段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0%—70%,这样羊肚菌才能顺利生长。在管理上注意控制两个极限湿度,一是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70%,空气湿度低的话由于羊肚菌子实体中间是空的,而且重量轻,皮薄,容易发生干裂,造成子实体停止生长,为此,要保持湿润环境,每天用喷灌喷雾一到二次,喷水时要让水雾散发滴落到地面。二是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90%,空气相对湿度过大会造成子实体缺氧,总之喷水的要求是少量多次。
4、无论平棚还是拱棚,田间管理主要是光照和湿度的控制,苗床是不能锄草、松土的,羊肚菌可以和杂草共生,所以日常可以不做锄草工作,原因是第一锄草难度较大,容易伤害到土里的菌丝,影响其生长。第二因为杂草可以为子实体的生长起到遮阴的作用,松土和锄草一样可能会破坏羊肚菌的菌丝,影响出菇。
当羊肚菌子实体的菌盖表面充分伸展,显现出羊肚状凹坑的时候就可以采收了,不过羊肚菌子实体有的单生,有的同生,而且整个生长过程有不规则的延续性,所以要随长随采,保证新鲜,在采收的同时,由于有许多子实体萌发或出土生长,要小心不要碰伤正在生长的子实体。
采收时用小竹片插入土里,然后轻轻往上撬,等到羊肚菌松动即可采收。
点赞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相关热词搜索:
声明
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